最近,由于资源的单向进口依赖,中国木材的价格膨胀趋势越来越严重。未来,中国木材外贸格局可能会加速变化。
从中国木材电子交易市场研究中心了解到,中国木材产业链涉及原木、锯材、木皮、皮革、竹木等原材料供应,人造板,
家具、制造、建筑安装、装饰等细分行业。从原材料采购到全球市场出口,中国木材产业链上有成千上万的企业和数千万的员工。随着我国木材产业的大规模、专业化发展,木材企业已从原来的大、全转变为商业功能细分的发展。受木材国际贸易区的不断扩大、贸易国政策的变化和木材价格的波动影响,中国传统的木材流通模式正在悄然发生巨大变化。
在德班气候大会上,中国强化了对全球减排义务的承诺,中国木材企业一方面将面临国内外市场的快速变化,另一方面还将面临增强对贸易国环保政策和国际市场环保壁垒的研究和应对能力,这两方面都将促使中国的木材进口趋势发生显着变化。
中国木材进口来源的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大量进口新西兰木材使其成为中国第二大木材进口国。虽然俄罗斯木材进口量仍然居首位,但年降幅超过20%。主要原因是新西兰木材与俄罗斯木材的市场博弈,中国木材外贸格局将加快转型。
业内人士建议,中国木材产业发展应积极拓展木材进口途径,积极尝试进行海外原料林和初加工基地建设;减少原木进口,增加锯材进口;发现和推广新树种的利用价值。同时,终端制造企业需加大对传统木材以及复合材料应用科技的研发,使传统木材也可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只有通过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和产品结构,向木材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才能够保持中国木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